《河北学刊》2020年总目录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70年
乔清举 马啸东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基于元理论变换的视角(1·1)
李春青 70年来中国文学阐释模式的嬗变及文艺学走向(1·11)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再审视(专题讨论)
张 越 再论初创时期的中国史学史学科(1·23)
朱洪斌 中国史学史经典范式的传承、演变及创新 (1·29)
王 传 论民国时期中国史学史的学科建设与著述特点(1·38)
李建中 元典关键词研究的中国范式(2·1)
赵梅春 中国史学史学科新体系的建立及其影响(2·7)
戴建兵 张志永 论个人档案与当代中国史研究领域的新拓展(3·1)
朱 荟 陆杰华 老龄社会新形态:中国老年学学科的定位、重点议题及其展望(3·11)
瞿林东 中国史学之连续性发展的特点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4·1)
黄晨熹 薛媛媛 老年健康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知识体系与发展策略(4·10)
史金波 深入推进宋辽夏金史研究的思考(5·1)
行 龙 个体灾害史:中国灾害史研究中的重要视角——从刘大鹏《退想斋日记》说起(5·9)
张华腾 北洋军阀史研究百年:历程、特点及展望——以大陆学者的研究为中心(6·19)
王凛然 当代环境保护史:中国史研究的迫切课题(6·119)
新时代新思考
向玉乔 中国道德语言的民族特色及其解析维度(3·19)
姜锡东 郭亚宾 古史今诠:蒙元名臣耶律楚材治国理政新探(3·27)
田鹏颖 郭辰 全面彰显“党是领导一切的”制度优势(5·15)
郭明飞 谷慧玲 新媒体空间低俗化现象之样态与道德重构(5·23)
哲学天地
张一兵 意会:不可言传的整合力量——波兰尼《个人知识》解读(1·45)
葛志毅 中和与儒、道及阴阳思想发展关系考论(1·56)
肖士英 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本然关系之多视域解蔽及其效应(1·68)
涂可国 儒家天命责任伦理论纲(2·14)
李章印 江午奇 从《康德书》看海德格尔存在之思的三个突破(2·24)
陈望衡 《韩非子》的环境美学思想(2·35)
王亚杰 刘怀玉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起源研究及其当代价值(2·42)
张东辉 共同体与共产主义——解读《共产党宣言》的另一个视角(3·34)
李国山 语言哲学的理论特质及其在汉语语境中的呈现(3·419)
杨维中 “宗派”分野与“专业分工”——关于隋唐佛教成立宗派问题的思考(3·479)
丁为祥 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特殊进路及意义(3·56)
谢文郁 情感分析与偶态形而上学(4·17)
高新民 张尉琳 中国心灵哲学的“自然化”建构及其世界意义(4·34)
丁徐清 从章太炎《齐物论释》看现代中国平等观念之转向(4·44)
冯 艳 否定存在句难题的一种语用学解答方案——“语言游戏”的视角(4·50)
魏建刚 安世高是佛医中译的最早译者吗?——从学术界的一则文献误引谈起(4·57)
张立文 能所相资论——中国哲学元理(5·32)
杨大春 现代主义与当代主义——从福柯的视角看(5·49)
夏银平 冯婉玲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本质理论再探——回应西方学者对《国家与革命》的质疑(5·58)
李 玲 詹克斯后现代建筑理论中的生态美学意蕴探微(5·65)
李承贵 论王阳明心学格局的形成(6·18)
杨玉昌 非疾病化的哲学治疗探析(6·32)
王 晶 索伦森“使真者—间隙认知主义”及其困境(6·40)
史学纵横
庞卓恒 何谓科学的方法论和鉴别是非真伪的科学标准——从“史”“论”之争纠结难解谈起(1·77)
常建华 生活与制度:清中叶东北奉天地区的移民与日常生活(下)(1·83)
何晓明 中华变易观与近代文化转型(1·94)
汪效驷 概念·内容·史料:抗战区域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1·100)
马俊亚 明清淮盐煎丁身份刍议——兼论生产奴隶的衡定依据(2·49)
张金龙 张 锐 南朝宋齐顾命危机述论(2·61)
耿显家 《新中华报》对汪精卫的讨伐(2·68)
赵妍杰 从合礼到非法:民初纳妾制度的负面有罪化(2·77)
邹振环 晚清书业空间转移与中国近代的“出版革命”(3·66)
赵晓华 清代救灾人事制度的成效及困境(3·83)
舒习龙 史学学人日记视域下的近代史学研究(3·91)
侯 杰 徐开阳 长城抗战与二十九军大刀神威再审视(4·65)
谷更有 唐宋时期村落家乡之构建(4·75)
张利锁 武雪彬 清初直隶治理与社会秩序的重建(4·85)
王学斌 清季民初北学嬗变述论(4·95)
俞祖华 现代新儒家对传统文化与民族复兴关系的思考——以梁漱溟、冯友兰、牟宗三为重点(5·72)
石云涛 唐诗中的丝绸之路回鹘道(5·82)
王记录 丁 文 在史法与史义之间:刘知幾的经史观与史学批评(5·93)
韩晓青 新中国成立初期手工业合作组织中的资本主义现象研究(5·104)
孙家洲 李重蓉 荀子“论秦国内政”再审视(6·48)
高 楠 宋代聘财与聘财争讼(6·55)
徐国利 陈 晨 1940年代郭沫若与侯外庐墨学研究的异同及成因(6·61)
朱 英 论抗战胜利后工商界“病态才子”骆清华(6·68)
文学评论
从大文化史观再出发:百年《红楼梦》研究如何突破?(专题讨论)
詹 丹 从《红楼梦》语体问题切入“文备众体”研究(1·107)
曹立波 武 迪 近代印刷术革新与《红楼梦》刊行研究的新突破(1·111)
石 玲 关于袁枚《随园诗话》中《红楼梦》的几则文献(1·118)
何卫国 《红楼梦》电影研究不应忽视早期电影文化生态(1·122)
曾永成 充分认识和积极发挥文艺的生态分解功能(1·128)
杜贵晨 永恒之女性,引领水浒上升——《水浒传》对女性与婚姻的真实态度(1·135)
龚举善 空间正义视域下中华民族文学史观的价值向度(2·86)
孙秀昌 “建构主义”文艺学知识生产之反思(2·94)
王伟琴 《古文苑》宋玉六赋真假的学术史之辨(2·102)
王朱杰 孙基林 中国当代乡土文学劳动伦理叙事的迁延与异变(2·107)
谢思炜 语言学立场与诗歌审美的二元背违?——就叶维廉先生对《汉语诗律学》的批评与之商榷(3·101)
贾学鸿 “逍遥”的字源意象与“道”之三位一体(3·108)
葛永海 沈灵超 都市体验的嬗变与中国都市诗的近代转型(3·114)
刘锋杰 “载”与“载道”的诗学发微——“文以载道”再评价之二(4·103)
张廷银 谁是东晋永和年间兰亭雅集的幕后推手——兼论晋简文帝的文学贡献(4·112)
罗世琴 切实关注民族融合与文学的历史契机——以北魏初期汉族文士为中心(4·119)
蔡培琳 刘立辉 存在之链和生命树:弗罗斯特诗歌的动态自然观(4·125)
曾艳兵 王晓林 卡夫卡《变形记》中国译介的四个转型及其得失研判(5·112)
范秀玲 以诗人流放视角拓展地域性山水文学研究——以元代流放诗人王士熙为中心(5·119)
赵增韬 薛忠文 “十七年”时期中国出版的美国文学单行本论析(5·125)
周燕明 皎然诗学“情性”论与佛学心性论(5·131)
张丽军 范伊宁 “现代化”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之反思(6·79)
赵维国 明清之际朝鲜士子心态与“胡乱”汉文小说(6·89)
黄 轶 鲁迅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辛亥”背景(6·98)
刘丽丽 海陶玮汉学研究的源起及其“东方因素”(6·104)
经济学观察
高 波 创新驱动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的机制和路径(1·142)
钟茂初 生态环境政策机制的有效性——兼论塞勒行为经济学认识的政策启示(1·154)
林 黎 李 敬 中国展览业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及政策启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1·162)
李逸波 赵邦宏 农民职业分化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1·168)
巫云仙 “一带一路”与边境城市的“贸工民”模式——基于广西东兴的创新实践分析(2·115)
康书生 穆 君 中国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风险分析与防范(2·122)
杨孟禹 中国城市收缩的识别及其成因——基于夜间灯光数据(2·130)
王 强 刘玉奇 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中国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一维(3·123)
马蔡琛 桂梓椋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视域下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构建——基于国际比较视野的考察(3·132)
王 静 域外供应链生态系统监管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3·140)
程承坪 兰 海 大数据、分立知识的整合与经济发展(4·133)
林致远 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趋势及应对(4·141)
蔡之兵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之省思——以系统论为视角(4·147)
张 杰 金 岳 以新型举国体制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138)
共性与差异:中国农民工的群体分化与政策选择(专题讨论)
苑 鹏 曲 颂 进城农民工“三权”退出意愿实证研究(5·152)
杜 旻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压力及群体差异(5·157)
董 昕 农民工群体的分化与住房保障(5·163)
孔祥智 周 振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必须突破体制机制障碍(6·110)
万晓琼 区域、市场、政府协调整合的区域发展研究(6·118)
杜 江 赵伟霖 疫情时期中国金融政策对提升社会经济恢复力的效果分析(6·125)
梁小惠 姚思妤 法治化营商环境下中国民营企业之重整纾困——以浙江金盾系破产重整案为例(6·131)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祝尔娟 何皛彦 京津冀协同创新水平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2·137)
陈红霞 京津冀城市群网络的结构层次、特征及区域影响(2·145)
魏玲玲 赵丽君 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实现路径探析(2·153)
颜廷标 创新资源丰度视域下京津冀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路径(3·190)
王纪平 焦永利 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社会分化机制及其优化思路——以京津冀地区为例(3·199)
韩兆柱 任 亮 京津冀跨界河流污染治理府际合作模式研究——以整体性治理为视角(4·15)
沈 洁 京津冀地区非首都功能转移承接能力评价(4·162)
雄安论坛
张可云 孙 鹏 雄安新区城市发展、空间作用演化与冀中南地区协同(6·139)
洪 猛 张文瑞 雄安先秦文化演进与社会发展(6·147)
社会学透视
李 强 卢尧选 社会治理创新与“新清河实验”(1·175)
张文宏 张君安 社会资本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1·183)
刘爱玉 刘继伟 市场化过程中就业脆弱性之演变(2000—2010)(1·190)
袁同凯 吴新悦 当代国外饮食人类学研究的范式转变(1·203)
新时代社会政策:新议题、新治理、新协调(专题讨论)
房莉杰 郭 冉 社会政策的工具性作用:以北京市公共服务规划为例(2·160)
卢春天 齐晓亮 社会治理视域下当代中国环境政策演进及其治理逻辑(2·166)
郑广怀 王梦宇 一致的偏离:项目目标偏离后的持续执行何以可能(2·172)
彭兆荣 农正之政: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之“本位”分析(2·180)
王晓龙 宋代地方政府“时间成本”损耗及治理(2·186)
后脱贫时代的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专题讨论)
张 涛 王春蕊 中国扶贫开发成效、创新与展望(3·147)
高中建 李长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意识建构研究(3·156)
桂 胜 陈 山 乡村振兴中村落民俗文化再造空间传承模式之认识(3·162)
蔡伏虹 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基于城镇化三重结构矛盾的省思(3·168)
宣朝庆 陈旭华 基层环保实践中的“嵌入性困境”何以发生(3·174)
林 茂 法社会学视角下律师群体的社会性(3·183)
网络化时代的社会空间变迁(专题讨论)
刘少杰 聂石重 社区参与不足的结构分析与空间考察(4·171)
吴海琳 周重礼 微信群对乡村公共空间的重构(4·178)
安真真 多维空间视角下社会关系变迁研究(4·184)
刘中一 从奶妈、保姆到育婴师:私人托育的历史演进(4·191)
赵春兰 范丽珠 论婚姻与生育的社会属性——少子化背景下浙北乡村婚育模式嬗变的田野观察(4·198)
俞国良 张伟达 创造力与心理健康:争议、证据及其研究展望(5·168)
陈文江 张 丽 何谓“西部社会学”:基本概念与本体架构——对唐代兴《西部社会学抑或社会学西部学派?》一文的回应(5·178)
后晓荣 平晓倩 源流与变异:孝子董永的早期形象及其衍化——以汉画像石资料为中心(5·186)
宋凤轩 康世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的困境与路径(5·191)
新时代疫情灾害社区防控的理论与实践(专题讨论)
文 军 刘雨婷 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防控模式的比较与反思 (6·154)
何雪松 孙 翔 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国际社区行动网络(6·164)
吴越菲 作为一种感知的公共危机及其治理(6·169)
闫树涛 结构、行动与制度:城市社区中的社会组织有效协同治理(6·177)
刘晓静 张继良 中国儿童医疗卫生福利体系的历史性考察:1949—1978(6·18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岳谦厚 庞芳馨 分田分地:中共土改运动中的丈地评产问题——以汾西县为个案(2·194)
马振清 杨礼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三个来源及其生成逻辑(2·201)
乔荣生 卢一丹 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论内涵与时代意蕴(6·193)
王 菲 周振国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对唯物史观中国化的理论贡献(6·200)
学人论坛
康 智 白 贵 民国时期关于广播娱乐伦理的争论及历史反思(1·210)
樊孝东 冯小红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农村保甲设置实况及其职能——基于涉县甘泉村的考察(1·216)
路晓锋 刘鹏茹 网络民粹主义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及应对策略(1·222)
陈联记 王立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经营与开发原则(2·207)
贝玉芳 图像学视域下汉代造像画像与早期儒释道之交融(2·214)
郑京辉 1956年工资改革中的制度构建与问题遗留(2·220)
陈桃霞 中国文学的南洋书写: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3·207)
张文俊 民国时期中国地方矿权之争中的军绅博弈——以1920年代的山西为探讨中心(3·214)
周海鸥 张 云 新时代县域文化产业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3·221)
李 可 红色声波与话语优势: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共广播宣传(4·206)
王 越 论汉末三国时期易代模式的演进(4·213)
陈 雪 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与城中村治理之契合及路径(4·219)
董家宁 “变气易命”与秦始皇三十七年出巡动机考(5·198)
杜俊燕 秦进才 汉代教化传播初探(5·207)
裴亚洲 从严监管中国私募股权基金:逻辑与路径(5·215)
王启伟 王 翔 旅行与赋形:《生死场》创作、翻译与传播(5·221)
宫健泽 李 路 东夷校尉与慕容政权的东北亚秩序建构(6·208)
刘艳房 张春燕 构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培育体系(6·214)
张丽莉 党的思想引领力源于思想生产力和思想说服力(6·221)
编者注:括弧内的数字,前面是期号,后面是页码。